English
Copyright © 西街民俗文化景区 All Rights Reserved.

秀山•西街的百年新生

 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我却觉得有人的地方就有买卖。
 
  早在城市诞生之前,人们还在以物易物的上古时期,市集就已经诞生,因此有了往来的人流,进而才有了城市。所以,在每个城市,每个村镇,都有那么几条老街,曾经人来人往,曾经客似云来。

  随着岁月的变迁,有的老街已经湮没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,再也寻觅不到踪迹,有的老街虽然尚有迹可循,却再也没有当日的辉煌。城市是一个人,有性格,有思想。胡同,弄堂,巷子,市井,北方的茶食,南方的小吃,这些我们熟悉的元素,都埋藏着一个城市或深邃或鲜活的人文思想。而在重庆秀山,这样的元素是发黄的雕花窗棂,是飞檐出挑的吊脚楼,是透着冷峻的封火墙,是卢家的牛肉面、侯氏的卤菜、刘家的包子、胡家的烤鸭……
 
  当我在这个端午踏上西街的的青石板路,几条百多米长的小巷子纵横交错,一横,一竖,在明暗的光调中就已经划下这条百年老街的脊骨,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根系里,神秘而悠远。抚今追昔,斑驳沧桑的木架房和老屋小院成了烟云岁月唯一的纪念。
 
  老街的老人们告诉我,西街在以前叫“老菜市场”,靠着梅江河,是秀山老县城的集散中心,这里几乎家家做着小生意,裁缝店、百货店、杂品店、包子店、面点店、肉铺、、糕点铺,药铺、剃头铺、饭馆、茶馆、酒馆、小吃,油坊、染坊、豆腐坊、客栈等应有尽有,可谓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。
但是,随着城市的发展,老街逐渐破烂、陈旧,晴日味道大,下雨遍地泥也成为它逐渐被人嫌弃的理由,西街也越来越落寞。2013年,为了改造残破建筑,恢复西街历史原貌,秀山县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,在不迁出原住居民的条件下进行综合改造,实施综合管线下地、雨污分流、房屋风貌改造,甚至打算复建天后宫、八卦井这样早已消失老建筑……
 
  如今,古街区道路“一纵四横”,如“宽窄巷子”,每栋居民楼风格各异,由专业仿古单位的木匠、工匠还原建设,百姓来逛街,可以看到寿衣店、老酒馆等传统铺面,可围在火铺上谈天喝土油茶,带手工布鞋布衣回家。
 
  晚上的百家宴,更是一场气势磅礴的盛宴,几十米长的宴席在老街上一字排开,一眼望去似乎能延伸到街道的尽头,当一碗碗家常菜摆上桌子,大家敬酒长饮之后,将土碗摔在青石板的街道上,满场粗瓷迸裂声此起彼伏,真是声震屋宇,豪情万丈……

  老街七十多岁的老居民陈大爷说,别看这街长只有百多米、宽不过一丈多宽的小小街道,它曾是秀山的第一街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老街是秀山发展的缩影!
 
  我想,老街坊的话不无道理,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:蛛网散落的老街巷,最让你我念念不忘的,除了眼前铺展开的长长的无限延伸感,更是浓缩了狭长天地里的人间百态,弥漫着世俗烟火和浓得化不开的人情味道,不管是何种细微的际遇,在这里都会成为平凡一天的调味料,成为饭桌上津津有味的谈资。
返 回